霜降风俗 霜降风俗有哪些
霜降时节,习俗何其丰富?诸多风俗,引人入胜。虽熟知霜降之意,却鲜知其日有何活动。好奇之心,不妨一探霜降风俗之奥秘。
霜降风俗——登高远眺
秋日山林、高峰空气清新,浮尘与污染物稀少。霜降之际,登高望远,不仅肺腑舒展,心旷神怡,更能舒缓情绪,抵御秋郁。重阳未登高者,不妨在霜降之日,选择登高远眺。
霜降风俗——赏菊
菊,亦称重阳花,享有延寿客、延龄客、九华等美誉。在古人眼中,菊花被誉为“延寿仙草”,象征着长生不老。有“霜打菊花开”的佳话流传。登高赏菊,成为霜降时节的一大乐事。秋季,菊花盛开,各地纷纷举办菊花展,以表达对菊花的崇敬与喜爱。
霜降风俗——吃柿子
霜降降临,柿子恰逢成熟之季。此时果实皮薄汁多,口感鲜美,营养价值更是倍增,维他命与糖分含量约是普通水果的1~2倍。食用柿子,既可抵御严寒,又能强筋健骨,实为当季佳品。泉州长者言:霜降柿子食,鼻涕不流。俗语亦云:霜降柿子尝,冬日唇润。
霜降风俗——祭拜祖先。
当大雪纷飞之际,正值农历十月初一,民间尊称其为悠久的“寒衣节”,亦称作“十月朝”。此日,人们纷纷前往墓地,缅怀先人,寄托哀思之情。
霜降风俗有哪些——打霜降
古时,江苏常州府武进县教场演武厅侧的旗纛庙,曾举行盛大的收兵典礼。依循古风,立春为开兵时,霜降则标志着收兵。每当霜降之夜,五更时分,武官齐聚庙中,向旗纛行三跪九叩之礼。仪式结束后,他们齐放空枪三响,继之以试放火炮、射击,此乃“打霜降”之礼,观者如云。
霜降风俗有哪些——祭旗纛
昔时,春分之际,惊蛰日举行祭祀;秋至霜降,亦行祭礼。明代祭旗纛,仲秋山川祭祀时,专人于旗纛庙坛内祭拜;霜降日,则于教场举行;岁末献祭太庙,于承天门外祭拜。清代霜降五更,鸣炮祭拜。吴地民间,此日破晓前,人们互相提醒,以防睡梦错过。闻得信号,争相至教场观礼,称之为“看旗纛”,相传此举可祛除不祥。
霜降风俗有哪些——习战射
《春秋感精符》载:“季秋霜降,鹰隼腾空,王者顺应天命,施行诛罚,彰显威严。”自汉代起,季秋便习武练射,以赏罚为准则,此风沿袭至今。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亦将此列为九月农事之一:“整饬五兵,练习射技,以备严寒与穷寇之患。”
霜降时节,养生佳选——板栗,滋补美味不容错过。
秋季是板栗成熟的季节,尤其是霜降时节,此时适量品尝板栗,能为人补充丰富的营养,对健康大有裨益。板栗甘甜而性温,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纤维素、脂肪及钙、铁、磷等元素,适量食用有助于益气补脾、补肾强身、补血养颜,因而备受喜爱。
霜降时节,养生佳肴首选鸭肉,滋补润燥,强身健体。
闽南台湾民间,于霜降之际,必食滋补佳品,此乃北方俗称的“贴秋膘”。闽南谚语有云:“一年补通通,不如补霜降。”此言简意赅,彰显了闽台民众对霜降节气的尊崇。故而,霜降时节,闽台鸭肉销量激增,甚至出现断货、供不应求的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