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露时节有何含义?白露究竟代表着哪一节气?
白露节气,究竟有何含义?这白露又属于哪一节气?尽管从小到大我们都耳熟能详二十四节气,但对每个节气的由来却未必了如指掌。今欲探知白露之奥秘,感受天气是否转凉,便随我一同揭开白露节气的神秘面纱。
白露节气是什么意思
秋风送爽,白露降临。此时,地面水汽夜凉凝结,形成晶莹剔透的小水珠,因其洁白而得名“白露”。此节气标志着气温的转折,提醒我们需关注天气变化,注重保暖,温度胜过风度。白露至,孟秋将尽,仲秋将至,它是气温变化的自然节令标志。
白露节气是什么节气
白露,位居“二十四节气”之第十五位,亦为秋季第三大节气,标志着干支历申月之终与酉月之始。斗柄指向癸位,太阳运行至黄经165度,公历9月7日至9日间,白露节气如期而至。白露,此节气彰显自然界寒气渐浓,随着冷空气的攻势,白日虽阳光炽热,但夜幕降临后,气温迅速下降,昼夜温差逐渐扩大。
白露,秋之第三候,标志着自然界寒气渐浓。自白露始,气温逐渐降低,早晚温差显著拉大,日最高与最低气温差异可达十余度。故而,白露节气,堪称24节气中昼夜温差最为显著的时节。
白露节气,寓意着气温转凉,露水初现。此节气的显著特征是夏季风渐退,冬季风兴起,冷空气攻势强劲,暖空气则逐渐退却。随着冷空气的南下,我国各地普遍出现降温,随之而来的秋燥也愈发明显,故有“白露秋风夜,一夜凉一夜”的俗语形容气温骤降。此时,北方降水减少,秋高气爽,较为干燥;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常迎来第一场秋雨,缓解前期旱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