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职场日记 > 内容

惊蛰节气的来历是什么-

发布时间:2025-05-07   来源:网络    
字号:

惊蛰节气的来历是什么?

惊蛰节气,其源起何在?尽管多数人对二十四节气有所了解,毕竟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深远,但关于惊蛰的起源,或许仍有不少朋友心存好奇。

惊蛰,古称“启蛰”,位居二十四节气之列,位居第三,标志着仲春之始,春耕之始,其由来简明而深刻。

“蛰”字蕴含着蛰伏(藏匿)之意。冬日,小虫子们便在土壤深处或温暖隐蔽的角落中安顿下来,宛如冬眠一般。待到春回大地,大约三月时分,它们便会陆续苏醒,从土壤中探出头来,于是便迎来了惊蛰这一节气。

惊蛰过后,南方暖湿气流渐趋活跃,气温显著攀升。淮北地区常年平均气温约6至7摄氏度,淮河以南则达7至8摄氏度,较“惊蛰”节气上升3摄氏度以上。此节气中,黄淮地区气温自南至北依次稳定超过5摄氏度,此温度标志着农业生产的关键气象界限,预示着树木萌芽、春长,春播作物播种时节的到来。常年平均降雨量淮北地区约15至20毫米,淮河以南则达20至40毫米。

春雷鸣,生机勃发,惊蛰之际,正值“九九”晴空万里,气温渐升,雨量丰沛。东北、西北依旧银装素裹,而我国多数地区气温已攀升至零度以上,华北日温3至6度,江南沿江地区8度以上,西南华南更是高达10至15度,春意盎然,暖意融融。